大陸新天地
 
    雖然目前政府並不承認大陸學歷,但事實上每年赴大陸留學的人數卻逐年激增。走進書店,有關留學大陸的指導性書籍赫然在目《大陸留學必殺技》、《留學大陸搶先報》、《你的北京學姐:大陸輕鬆求學101》、《台灣學生在北大》、《如何赴大陸留學》、《輕鬆進北大——考取北大完全手冊》等,一望過去就有十餘種之多。根據夏潮聯合會秘書長陳福裕觀察,2000年以前,台生攻讀的熱門科系以文學、歷史、哲學、中醫為主,這時台生畢業後,仍以台灣為主要的工作地點。2000年之後,報考的科系轉為法律、會計、財金,台生著眼於兩岸經貿交流頻繁,經由學習大陸專業法規、專業知識,畢業後服務於台商企業,協助台商處理兩岸貿易業務。

法律人留學大陸的理由

  東吳大學法律系吳博文老師曾舉出法律人留學大陸的理由,主要內容包括:

  1. 大陸為一十二億人口之國家,適用於如此龐大人口之法律,其內容如何,其如何運作,甚至如何產生,其效應為何,值得我們去了解。
  2. 兩岸同文同種,然由於政治的隔離,使得雙方之生活、經濟有了差距,連帶著也使得兩岸人民之思想、人文、法律等各方面也產生了距離,其真正原因為何,值得我們去探討。
  3. 我國文字與大陸文字僅有繁簡之異,為一最容易入門、最容易熟悉之文字;西方國家之人亦有去大陸留學,然其欲學大陸之法律,其難度尤高於我國,我們應該好好利用本身擁有之優點及特質。
  4. 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其經濟、生活等各方面之進步,世界各國有目共睹,乃不爭之事實,其在二十一世紀之競爭力與影響力為何?可以由個人去想像,而如何增加自己之競爭力,則亦猶待個人去累積實力去實現。
  5. 大陸為一社會主義國家,其法律書籍文獻常有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法律之記載,例如蘇俄、波蘭等國家,藉由對於大陸法律之研究,更可間接瞭解到一些不容易接觸到之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制度及法律思想。

大陸法研所報考須知

  大陸碩、博士班的報名簡章發售日期及報考日期,大概都是在12月1日到12月31日止,而考試日期通常是在每年4月中旬;而報考的手續和要求的相關證件在各該大學的簡章和報名表中都會有詳細的說明。整體而言,報名手續並不繁瑣,例如報考碩士(應屆考生亦可)需要大學成績單、台灣公立醫院或衛生所的體檢表、台胞證影本、照片三張、報名費港幣500元,及兩位台灣副教授以上的推薦函(須密封)。若是博士生尚需要提供碩士論文。其他並無特別要求的地方。大陸有統一招生簡章,這份資料寫得相當清楚。

筆試、口試準備之道

  至於考試準備方面,筆試方面基本上並不會太難,因為大陸許多法律概念和架構大多是繼受或是移植台灣或英美德日諸國,所以對於台灣學生而言應該不是太難下筆。因為考試難免會有一些對大陸本身法律制度的問題,因此有志者應該也需要對大陸法制作必要的涉獵。考試本身只是測驗考生的一般程度。基本上有一般基礎之上要應付考試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困難,當然最佳的作法還是找一本大陸權威的教科書加以閱讀。目前博士班一定要通過口試這一關,而碩士班則視每個學校的作法不同。一般在筆試完一個月後左右通知口試。時間約在每年五月中旬,具體時間則視每個學校而定。

大陸法研所熱門排行

  現行中國大陸以法律為重點設置的學校,比較著名的有像在北京的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法學院、人民大學法學院及武漢大學等。這些學校的學術地位會較高,其主要的理由除了傳統沿承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這幾所學校的法學教授大多數都是參與過大陸現行各種法律的立法工作,因此既是立法者又是教學研究者,學術和政治上的地位自然崇高,他們所任教的大學,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以法律學聞名的重點學校。至於像是上海的復旦大學、南京的南京大學、北京的清華大學、東北的吉林大學整體學校的排名在大陸全國也是在前面的。採外,像傳統的政法院校如華東政法學院(上海)、西南政法大學(重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西北政法學院(西安)也是較為集中的法律院校。目前大陸並無一個整體的評價去說明哪一個學校是較為突出的。所以大陸的學校不像一般國外學校有校際排名,反而是以各不同重點學科所構成各校自己獨立的特色,各校間也沒有所謂誰是第一志願,誰是第二志願,每一所學校都有它自己本身招牌的學術領域所在。畢竟,對於台灣學生而言,因為考試的時候都是同一天每個學校同時間進行,所以需要以自己的需求去作選擇。

各校法研所,各有千秋

  例如,有人認為希望能在台商聚集的地方就讀,同時可以就近讓自己的學習直接作運用,那麼報考中山大學(位於廣州)、復旦大學與上海華東政法學院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以特色而言,同是法科重點學校,如果你是要唸民商法,中國政法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都是很好的考量,這是因為在師資上以政法大學較為堅強且集中;那如果像是國際法和國貿法方面,北大和武漢大學都是很好的選擇。不過這也不是一個絕對肯定的答案,赴大陸留學更重要的是讓自己如何好好發揮,目前尚看不出「選擇名校=傑出的未來」的定律。實際上大陸師生對台灣留學生的評價,主要還是在於求學的態度,在學期間是否專心於學業之上,有無優秀的論文發表等表現。最後應值得一提者,交大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王文杰早在1997年拿到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隨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做博士後研究。他便認為,大陸的法律制度尚未成熟,台灣的法學素養和學術反而領先,台生要登陸念法律系,不如在台灣念大學打底,再視工作需要,登陸去念研究所。

留學費用,相對容易負擔

  在大陸留學的過程中,一年平均的花費大約是多少?基本上因人而異。單就學雜費,平均而言一年大致在三千美金左右,這些費用的標準在每一個學校的招生簡介中都會明確說明。住宿則視個人的需要,例如現在不少人在校外租房子,或是住在學校的宿舍。再加上一些固定往返大陸、台灣的機票費用。吃的方面,如果三餐都在學校餐廳解決的話,一餐只要10-20元人民幣(折合台幣不到一百元)就可以吃得很豐盛了。但是你如果要到外面餐廳消費,那幾百、幾千塊錢一頓的都有。一年開銷下來,實在很難說要花多少錢。所以整體而言,還是因人而異。不過總體說來,大陸留學在經費上仍是較少於國外的,有點像國內私立大學的費用。